在佛教文化的长河中,“舍利” 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神圣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是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符号,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从字面意义来看,“舍利” 一词源于梵语 “śarīra”,原意为 “尸体” 或 “身骨”,在佛教语境中,逐渐演变为对佛陀或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结晶体、骨骼等物质的尊称。这些物质被认为是修行者生前功德与修行境界的体现,具有非凡的神圣性。
舍利的形成与来源颇具传奇色彩。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佛陀释迦牟尼的舍利。据记载,佛陀涅槃后,其遗体被火化,产生了众多舍利,包括佛骨舍利、佛牙舍利、佛发舍利等。这些舍利被当时的八个国家分别迎请回去,建塔供奉,成为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
从陕西法门寺地宫静静矗立的佛指骨舍利,到缅甸仰光大金塔塔顶折射的万道金光;从印度桑奇大塔见证的佛教初兴,到日本奈良东大寺承载的文化交融,舍利与它的存放地,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物质与建筑范畴。以下介绍几处闻名遐迩的舍利塔或舍利存放地:

陕西法门寺: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寺内的法门寺塔是极为重要的舍利供奉地。1987 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举世瞩目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法门寺塔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历经多次修缮与重建,如今的佛塔庄严宏伟,地宫珍藏无数珍宝,吸引着全球佛教信徒前来朝拜,也成为研究佛教文化与历史的关键遗址。

北京灵光寺:坐落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东麓的灵光寺,拥有著名的佛牙舍利塔。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灵光寺遭到严重破坏,寺内辽代建造的招仙塔被炮火轰毁,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一个石函,函内供奉着佛牙舍利。这颗佛牙舍利被认定为是释迦牟尼涅槃后留下的珍贵遗骨,后被迎请至灵光寺新建的佛牙舍利塔中供奉。佛牙舍利塔于 1964 年建成,高 51 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塔内供奉的佛牙舍利成为众多佛教信众顶礼膜拜的对象,每年都有大量信徒前来朝拜,祈求福泽。

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的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虽塔身外观古朴大气,但它还有着宗教圣物的供奉。相传,应县木塔内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为释迦牟尼佛的灵牙遗骨。这两颗佛牙舍利在佛教界意义非凡,是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使得应县木塔不仅在建筑史上闪耀光芒,在佛教文化传承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数佛教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瞻仰木塔风姿,感受舍利的神圣。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法王寺位于嵩山南麓玉柱峰下,法王寺塔约建于唐代盛期,是一座四角抛物线型正方形舍利塔,共十五层,高约四十五米,全部由黄泥砖砌成。法王寺历史悠久,古人称其为 “嵩山第一胜地”,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是印度僧竺法王讲经之处,故而得名。这里的舍利塔承载着深厚的佛教历史文化,见证了千年来佛教在中原大地的发展与传承,其建筑风格体现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审美,吸引着众多对佛教文化和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前来参观探索。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广惠寺华塔坐落于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高阜之上,是正定古城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 之一。华塔造型独特,在国内佛塔中别具一格。其塔身上半部分装饰有各种繁复精美的浮雕,有佛像、菩萨像、动物等,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华塔内供奉有舍利,这座塔融合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与高超的建筑艺术,成为正定重要的佛教地标和文化景观,每年都有不少信徒和游客前来,在欣赏独特建筑的同时,感受舍利所蕴含的佛教精神力量。

印度桑奇大塔: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3 世纪。该塔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下令建造,最初以砖块搭建,后在巽伽王朝时期,外层被砌上了石头,规模得以扩大,并增添了环绕的步道与精美的石门。虽佛陀生前未曾亲临此地,但大塔中藏有其弟子舍利弗的遗骨,是佛教传播与艺术发展的关键见证。在桑奇大塔周围,还分布着众多小佛塔、庙宇和僧院,构成了庞大的佛教建筑群,吸引着全球佛教徒与游客前来,感受佛教文化在印度本土的根源与传承。

斯里兰卡康提佛牙寺:康提佛牙寺坐落于斯里兰卡中部城市康提,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佛教寺庙,寺内珍藏着一颗被视作释迦牟尼佛牙舍利的圣物,这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佛牙寺建筑风格融合了僧伽罗与印度建筑特色,寺内布局精巧,由多个殿堂组成,其中中心大殿庄严肃穆,佛牙舍利就供奉于此。每年 7、8 月间,这里会举行盛大的佛牙节,期间,盛装打扮的大象驮着佛牙舍利的复制品,在鼓乐齐鸣中游行,场面壮观,吸引着无数信徒与游客,成为斯里兰卡佛教文化的高光时刻,也体现了佛牙舍利在当地民众信仰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

缅甸仰光大金塔:仰光大金塔,正式名称为瑞光大金塔,是缅甸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之一。据传说,塔内珍藏有多位佛祖的遗物,包括释迦牟尼佛的八根头发。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 588 年,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如今塔高约 112 米,塔身贴满金箔,在阳光照耀下璀璨夺目,塔顶还镶嵌着数千颗钻石和宝石。围绕大金塔,还有众多小佛塔与寺庙,共同构成了一片神圣的佛教建筑群。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有无数信徒前来朝拜,绕塔诵经,大金塔已然成为缅甸佛教文化的象征,见证着缅甸人民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执着 。

尼泊尔斯瓦扬布纳特寺(猴庙):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斯瓦扬布纳特寺,因寺内猴子众多,也被称为猴庙。它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可追溯至公元 5 世纪。寺庙主体建筑为一座白色的佛塔,造型独特,塔基呈四方形,四面绘有佛眼,象征着佛陀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传说该佛塔由一朵神圣的莲花幻化而来,且塔内藏有舍利。寺庙所在的山丘上,还分布着众多小佛塔与寺庙建筑,众多信徒与游客拾级而上,在此祈祷、冥想,俯瞰加德满都的城市风光,感受古老佛教文化在尼泊尔的传承与延续 。

日本奈良东大寺:奈良东大寺作为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虽然东大寺并非专门以供奉舍利闻名,但在其发展历程中,与舍利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大寺曾多次举办与舍利相关的法事活动,并且寺内收藏有与舍利信仰相关的佛教文物,如舍利容器等。这些物品不仅反映了日本古代对舍利的尊崇,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从中国、印度等地传入日本后,在本土的融合与发展。东大寺的大佛殿更是世界现存最大的木造建筑,殿内供奉的卢舍那大佛庄严肃穆,与舍利文化共同构成了日本佛教文化的独特景观,吸引着众多信徒与游客前来参观、礼拜 。
这些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圣物与圣地,是佛教文化穿越千年的鲜活印记 —— 它们记录着修行者的虔诚与智慧,凝聚着信众的敬畏与向往,更串联起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轨迹。无论从信仰的角度视其为 “法身不灭” 的象征,还是从文化的维度将其看作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舍利及其存放地始终在提醒着人们:对善的追求、对心灵的净化、对超越性的向往,是跨越地域与时代的共同命题。
当信徒的诵经声在佛塔下回荡,当游客的目光触及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圣物,一份关于信仰、历史与人性的共鸣便在心中悄然升起,让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遗产,始终焕发着生生不息的力量。